6月11日,西南油氣分公司在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下稱重慶交易中心)首次開展管道天然氣網上掛牌交易試點,當日掛出4單,氣量290萬方,全部成交,4家客戶成功摘單,摘單單價為門站價加10%升水,此舉是該公司首次進行管道天然氣網上掛牌交易。
上個月同一天,中石油西南銷售公司通過重慶交易中心掛牌成交2816萬方管道天然氣,西南四省一市56家城鎮燃氣企業參與交易,成交金額4829萬元,這是重慶交易中心市場化交易的第一單。
記者瞭解到,重慶交易中心下一步將全面總結分析網上掛牌交易試點經驗,查找不足,與下游客戶密切溝通,提高服務水準和保障能力,按照線上交易規則,有序推進天然氣網上掛牌交易向競價交易的轉換。
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價格改革步伐明顯加快,石油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成品油價格機制化調整成為常態,天然氣80%以上的氣源價格由市場主導形成。為進一步深化我國石油天然氣價格改革,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價格基準,更好地融入國際能源合作,國家決定推動建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重慶被認為是全國唯一集生產地、消費地、管網樞紐地和金融高地為一體的“四地合一”地區。豐富的常規天然氣和葉岩氣儲量,成熟的天然氣管網,致力於金融特色的構想以及領先於全國的經濟增速,成為國家級油氣交易中心落戶重慶的先決條件。交易中心設計以管道天然氣、成品油、液化天然氣和大宗石油天然氣化工品等現貨為基礎交易品種。
2017年1月12日,由13家股東公司共同組建的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重慶霧都賓館重慶廳揭牌,這是繼2016年11月26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投入運行之後,國內組建的第二個國家級大宗能源商品交易平臺。其股東涵蓋石油天然氣行業上中下游10餘家大型企業及創新能力強的金融企業:中石油股份公司、中石化股份公司、重慶能投集團、重慶宏融鑫牛公司、重慶化醫集團、陝西延長石油、新奧燃氣集團、中燃燃氣實業(深圳)公司、惠州大亞灣華潤燃氣公司、華電清潔能源公司、中信寰球上海商貿公司、博恩集團等13家企業。
亞洲至今尚未形成世界級天然氣交易和定價中心,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多國都在為成為亞洲天然氣交易和定價中心而競爭。記者梳理資料得知,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373億立方米,但我國居民氣化率是50%,發達國家普遍是80%—90%。天然氣占比我國是7%,世界平均水準是24%。美國比我國的國土面積稍小,天然氣消費約8100億立方米,人口約是我國的1/4,經濟體量是我國的2倍,天然氣消費量是我國的3.4倍。
根據諮詢公司伍德麥肯錫最新統計資料,2017年我國LNG進口總量高達3830萬噸,僅次於日本。同時,清華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組成的散煤治理調查組表示,全國每年散煤消費量在7.5億噸左右,包括民用散煤、工業鍋爐和工業小窯爐。7.5億噸煤炭折合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顯然我國天然氣發展和利用仍有巨大的空間。
多位能源行業人士表示,上海、重慶實現了我國天然氣交易平臺從無到有的跨越,但我國地域廣袤,不同區域天然氣來源多樣,成本差異大,僅一家交易中心難以反映這種差異性。因此,現階段非常有必要支援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天然氣交易中心。從構建能源市場體系看,需要通過建設交易中心倒逼改革,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目前,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滯後,一個交易中心的作用有限,未來還需要繼續加大交易中心建設力度,充分發揮交易中心推動改革、帶動消費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我國天然氣消費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