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城



  •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2018-2022年中國天然氣行業預測與分析
    發布時間:2018-02-22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推動行業發展

      2016年12月公佈的《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提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增強天然氣供應能力,大力開發非常規氣,引導中游基礎設施建設和下游市場開發。

      2017年2月公佈的《2017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 ,2017年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到6.8%左右 ,天然氣產量1,700億立方米左右(含葉岩氣產量100億立方米左右),加強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 ,推動油氣管網和液化天然氣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

      2017年5月印發的《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通過改革促進油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大幅增加探明資源儲量,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安全 、高效、創新、綠色,保障安全、保證供應、保護資源、保持市場穩定 。

      (二)需求驅動

      隨著人們對天然氣這種清潔高效能源的認識不斷提高,經濟不斷增長,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天然氣需求近年快速增長 ,中國已成為位居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3大天然氣消費國。2015年 ,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放緩 ,部分是由於天然氣定價的不確定和變動的頻率。考慮到,一方面,出於環保考慮,政府堅定地希望改變能源結構 ,另一方面 ,政府已經關閉了部分煤炭發電廠,我們預計天然氣需求在未來幾年仍會保持增長態勢。

      (三)環保驅動

      低碳經濟模式的推行為天然氣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對天然氣行業的迅猛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主要表現在天然氣消耗量逐漸得到了增加 ,天然氣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 ,由油氣田周邊地區朝經濟發達區域延伸。

      在我國許多城市都存在空氣品質等問題,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莫過於汽車尾氣排放,燃燒汽油、柴油的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物質 ,嚴重影響到城市環境 。由於LNG燃燒後不會產生鉛、硫、苯等有害有毒物質,LNG汽車的尾氣排放基本無PM排放物,環保效果極佳 ,同時,它還兼顧運營經濟性、安全性,是公交發展的重要方向。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天然氣因其獨特的環保優勢,其行業將得到長足發展。低碳經濟下,我國正著力於發展新能源,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利用天然氣發電 ,還能充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四)天然氣價格市場化

      2016年10月 ,發改委印發了《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 ,對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進行重大改革。兩個《辦法》將構建起較為科學完善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監管體系 ,包括明晰定價方法,從緊核定定價成本 ,推行成本資訊公開 。

      兩個《辦法》的出臺 ,率先在重要網路型自然壟斷領域實現價格監管辦法和成本監審辦法的全覆蓋 ,是新常態下價格工作職能創新的重大突破,體現了政府定價由價格水準制定向監管制度供給的重要轉變,標誌著網路型自然壟斷環節價格監管向精細化、制度化邁出實質性步伐。兩個《辦法》的實施,將大大提高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監管的科學性、規範性和透明度,有利於激發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管道的積極性,並為實施管道第三方公開准入、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對促進天然氣行業長期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意義。

      (五)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運行促進價格改革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出現將有助於中國實現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大量的天然氣交易將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幫助市場參與者對沖風險 ,在提升整個天然氣產業鏈運行效率的同時,降低運行風險 。同時 ,通過市場化公開透明的交易平臺,可以幫助市場發現真實價格,促進資源順暢流通 、合理配置。

      近年來,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 ,陸續放開了所有直供用戶的門站價格、儲氣設施的天然氣購銷價格和儲氣服務價格。隨著三大石油公司油氣管網設施資訊的公開及第三方開放流程的明確,民營企業開始建設運營自己的LNG接收站 ,並能從國際市場自主採購LNG 。中國天然氣產業正向著市場化方向發展。隨著中國天然氣市場的開放 ,下游用戶將可以依據價格、創新和服務等方面選擇自己中意的天然氣供應商 ,而這將讓工業用戶的競爭力得以提高,再加上電力市場的放開 ,燃氣發電業務將得到發展。

      二、不利因素

      (一)油氣行業的外部市場監管及法治環境建設仍需加強

      我國油氣產業格局縱向一體化程度較高,產業鏈條比較多,各業務板塊的市場開放程度存在一定差異 ,上中游的市場開放程度相對弱一些 ,下游煉化銷售的市場開放程度則相對較高,目前我國油氣行業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金字塔形”的市場開放結構。從我國油氣產業鏈來看,終端成品油消費已對社會、民營資本開放,基本上屬於競爭性環節。原油及其成品油進出口權正逐步放開,進口原油使用資質進一步向民營煉廠放開。油氣運輸管道由於屬自然壟斷環節,幹線基本上由中石油和中石化所有 ,省內支線管道各省份則情況各異。雖然我國油氣行業的市場開放程度正在進一步擴大,但是相應的外部市場監管及法治環境建設緩慢,適應油氣行業健康發展要求的市場准入、技術標準和資質管理等仍為空白,油氣行業監管法律政策體系亟待建立。

      (二)配氣管網未成熟

      儘管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全國性的輸氣管網框架 ,但配氣管網遠未成熟 ,部分市級行政區還沒有天然氣管道連通。加上行業體制制約 ,近年來管網建設速度不如預期,已成為制約我國天然氣市場發展和供應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頸。

      (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油氣行業政企不分的問題仍然突出,政府和企業的關係尚未理順 ,企業市場行為與履行政治責任的行為邊界不夠清晰,經營理念和運營模式與市場化要求不夠匹配,市場機制無法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 。由於歷史原因和行業特點 ,石油企業目前仍承擔著消防 、教育、醫療等社會化職能,承擔著保供等國家戰略性、應急性任務,這些已成為制約石油企業發展的歷史包袱。由於中央和地方分稅制度不合理,企業在面對與地方政府關係問題時 ,難以發揮市場主體地位。

      (四)成本上漲

      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城市燃氣管網行業投資巨大,工程量大 、週期長,管道建設所需原材料主要為特種管材。近年來,隨著物價上漲,各種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也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直接影響管道建設成本,最終影響專案經濟效益水準。

      (五)天然氣儲備能力不足

      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不大,目前只有6%,但是天然氣消費呈現季節性特點 ,冬季供暖期間,北方天然氣消費量驟增 ,天然氣供應緊張導致經常出現“氣荒” ,這時就需要動用天然氣儲備去應急調節供需平衡 。中國天然氣儲備體系還處於建設初期 ,目前發展方向主要是調峰為目的的儲氣庫。截至2016年底,我國建成地下儲氣庫19座,工作氣量在60億立方米左右,約占全年消費量的3%。

      天然氣產量預測

      2015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為1,350億立方米 ,同比增長5.6%;2016年,天然氣產量為1,368.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 ;2017年1-10月 ,天然氣產量達到1,211.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7%。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到1,572億立方米,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7.12% ,2022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將達到2,070億立方米 。

      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預測

      2015年 ,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93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2016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0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2,368億立方米 ,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7.90% ,2022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達到3,210億立方米。



  • XML地图